
莫言:不管兄弟姐妹关系有多好,都要懂得“羊群定律”,才能最早熬出头,兄弟姐妹和睦相处,家庭发展稳定!
永远不要试图改变任何人,就算这个人是你的父母、伴侣。到最后,你会发现,就算用尽自己的一生,你也改变不了任何人。
盼你变好的,是父母;怕你太好的,是亲戚;想你倒霉的,是同事。劝你大度的人,多数没安好心。教你赚钱的人,多数想赚你钱。
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处处充满了虚伪心和两面性,但是我们最不应该与人性较真,人性,永远经不起推敲。和人性较劲,受伤的只能是自己。
因为就算是父母也很难一碗水端平,就算是姊妹手足也很难情感均摊每每公平对待。
一、为什么被父母薄待的子女,往往混得更好,有成为“头羊”的潜质。
俗话说:“群雁无首不成行,羊群出圈看头羊。”
一位石油大亨到天堂去参加会议,一进会议室发现已经座无虚席,没有地方落座,于是他灵机一动,喊了一声:“地狱里发现石油了!”
这一喊不要紧,天堂里的石油大亨们纷纷向地狱跑去,很快,天堂里就只剩下那位后来的了。
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“羊群定律”:人们喜欢盲从,没有自己的主张。任何存在的东西总有其合理性,其实,羊群定律并不见得就一无是处。
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:对他人的信息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,凡事要有自己的判断,出奇能制胜,但跟随者也有后发优势,常法无定法!
不管父母如何优秀,他们对儿女的爱,不可能非常均衡。得到很多钱财和关爱的儿女,不会觉得父母在偏爱自己,反而觉得理所当然;不受父母待见的儿女,反而更独立,更有能力孝顺父母。
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,一个家庭里,备受忽视的那个孩子反而更有出息。为什么?
因为不被重视的愤懑会化作孩子奋斗的动力,再加上家人指望不上只能靠自己,他反而会更独立。这样的孩子肯吃苦耐劳,往往最后混得还不错,反而成为了家庭中的头羊。
俗话说:“亲不亲,一家人。”
亲人是不可以选择的,从你一出生,就决定了,谁是你的父母,谁是你的兄弟姐妹。
所以别怨恨你的父母,别羡慕嫉妒你的兄弟姐妹得到了更多的关爱。你才是真正的头羊,能力更大,做事更有主见。
所谓有得必有失,所有失去都以另一种方式归来。
在一个家族中兄弟姐妹相处时,要懂得“羊群定律”,它有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,帮助我们更好的妥善处理关系。
二、兄弟姐妹和睦相处,家庭发展更加稳定,符合“位置决定发展、家庭决定位置、集体等速”的道理。
你用心观察羊的生活习惯会发现三个定律:位置决定发展、家庭决定位置、集体等速原理。
羊群行进的时候,一般是橄榄球形。而且各个位置的羊,都有相似的特征。一只羊的发展取决于它习惯的位置。
走在最前面的羊往往吃到最充足最新鲜的草,渐渐的会变得最强壮,最有攻击力,最有头脑,家族势力也最强,成为头羊。
处在两翼和中间的羊,攻击力和体能会逐渐减弱,最后往往默默无闻,但他们最温驯。并且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老弱小会被围在最里面的位置。
一个家庭想稳定和谐发展,领头羊关键时刻扭转局面,中间力量维持稳定和谐。一头独狼再凶猛也战胜不了一群羊。
在羊群里,母亲决定发展。小羊习惯于跟在妈妈后面吃草或者走路,因此母羊遗传给孩子更重要的东西不是体质而是习惯和位置。
父母给孩子最重要的东西是习惯。另一方面,智者,不能被自己家庭的习惯所束缚,一定要想办法超越。
在一个羊群中,走在最前面的羊和走在最后的羊,速度是一样的。更进一步,一个群体中所有的羊,速度都是一样的。
一个家庭中每个人都有固有的位置来维持适当的秩序和速度,才能齐头并进,否则会很快分崩离析。
三、家里出现了扶不起的阿斗,要懂得果断选择放弃,避免“群羊”全部被拖累。
在羊群中,总有落单的羊,也有毫无规则意识的羊,旁逸斜出,偷吃庄稼,最后,这样的羊,大概率会遇到狼。
俗话说,家大分家,树大分丫。
你的本事再大,和亲人交往时,也要懂得“螃蟹定律”,不能无限度的让所有人“坐享其成”,否则你和你的家庭将永远在底层沦陷!
当你遇到那些怎么带也带不动,怎么扶也不愿意站起来的人时,你应该做到三点:保持边界、主持分家、帮忙有度,懂得果断选择放弃,避免“群羊”全部被拖累。
正所谓,不要随便扰乱别人的气数,否则损耗的是自身,你度不尽天下人,故医不叩门,师不顺路,不问不说。
成年人的世界只有筛选,没有教育,只有选择,没有改变。
因为,成长永远是自我觉悟。
托尔斯泰说过这样一段话:“每个人的生活有两方面:一方面是个人的生活,它的趣味越抽象,它便越自由;另一方面是自发的群体的生活,个人在群体里不可避免地要遵守那为他预先规定的法则。”
个人和群体是相辅相成的,个人组成群体,群体依靠个体。
兄弟姐妹亲人相处,懂得“羊群定律”,做到问心无愧、行言有序、友好和睦、站好位,尽好责,风起可凝聚,风平各高翔,尽力而为,家就不会散,只会蒸蒸日上。
